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术研究 > 学术报道 > 正文
学术报道

孙家洲教授作题为《秦汉简牍所见“马政”新资料兼及“代马”的文化解读》的专题讲座

来源:王玉 发布时间:2024-06-15 点击数:

6月13日下午,中国人民大学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孙家洲教授受邀为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师生作了题为《秦汉简牍所见“马政”新资料兼及“代马”的文化解读》的专题讲座,讲座由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院长代国玺教授主持。

讲座伊始,孙家洲教授梳理了岳麓秦简《金布律》中涉及“马政”的材料,指出秦代存在以马的“齿龄”与身高为标准,禁止役使未达标马匹的规定,其目的在于保证官府可以更为长久地役使马匹。而对马匹进行烙印的规定,也体现了秦律的精细化。孙家洲教授还以悬泉汉简所见“马名”材料为例,探讨了汉代存在的不同的马匹命名形式。

其次,孙家洲教授由《西京杂记》中关于文帝引代地“九骏”入长安的故事出发,结合汉初整局与考古材料,肯定了此条记载的可信性,并指出这种以“马”为媒介的汉匈文化交流,在当时是长期存在的。

以上述讨论为基础,并结合钱穆、王子今等学者的观点,孙家洲教授剖析了古代重视“马政”的根本原因——马为“甲兵之本”。同时,孙家洲教授还点出汉代存在的两个与马相关的文化现象:一是“相马术”特别发达;二是以马为对象的造型艺术特别令人瞩目。

接下来,孙家洲教授详细阐述了“代马”一词的意蕴及历史演变。他指出,“代马”的本义指代地出产的骏马。此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,与战争攻伐密切相关,常被视为“战阵利器”。但在后来,此词逐渐蜕变为北方人共同的地域情结,凝练为乡土之思,进而被寄托了“反战”意识。“代马”意蕴的变迁,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层面。

代国玺教授在总结时表示,以往对于秦汉马政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制度史层面,孙家洲老师独辟蹊径,从文化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,其视角与思路值得借鉴学习。在互动讨论环节中,在场师生还就相关问题与孙家洲教授进行了交流,孙教授分别作了详尽解答。